第20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201 章
李君佾十歲的時候,他的太傅換成了當年權傾一時的慕相爺。
想來到底是個曾經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他的膽子大得令從來都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李君佾詫異不已。
他告訴李君佾,兩儀有乾坤,一陰一陽相輔相成,那男女相合,為何要分這男重女輕?
李君佾當時覺得自己簡直是聽到了什麽胡言亂語?堂堂的慕相爺怎麽能說出這番言論來呢?他這個意思,難道女人還能同男人一樣,也能從門庭裏出來麽?這怎麽可能?自古以來,女人除了於育養後代子孫之外,還有什麽本事?
所以作為太子的他直接反駁這個言語狂妄的慕容聽,心說他必然是在海邊打漁摸珠,整日與那些庶民來往,自甘下賤,忘記了他原來的身份。
“先生謬論,男女則可平等?”
“如何不能?”慕容聽腦子裏怎麽都是想著讓白三娘成為自己的正妻,聽到學生竟然反駁起自己來,整日以來為此事毛焦火辣的他一時就上頭來了,完全忘記了眼前這個學生是將來的天子。
直接與之辯論起來:“再有,自那盤古開天辟地時,還是女子當家做主,亦有古籍那女媧乃大地之母,世間最為尊貴人,她尚為女子,那為何如今的女子卻只能低男子一等?叫著我看,荒唐的分明是這後世的人,不尊不敬!”
他的話,不僅僅只是如此,他又說:“再有貴族庶民,又有什麽不同?難道那貴族就不吃五谷雜糧,還是長命百歲,如何就比普通老百姓們高人一等?”
他大抵是在海邊的確和老百姓們待太久了,縱然他是滿腹詩書,但是如今與李君佾辯論起來,已是極少引用典故,言語措辭也十分直白,只差沒有指著李君佾的腦門說:“大家都要死的,貴族難道還能上天去不是?既然想起庶民低賤,那有本事的話別吃庶民種出來的糧食?”
這一場辯論,終究是不歡而散。
慕容聽後來冷靜了不少,覺得自己可能有些心急了,竟然忘記了李君佾是太子。
但是回頭又想,怕什麽?天牢都去過了,流放也流放了,大不了就不在做這官,也去做庶民罷了。
而李君佾不服氣,氣沖沖的他回宮後,正好他母後遣了宮人來請,他便過去了。
到底還是個孩子,年輕氣盛,哪怕是生在這深宮之中,但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仍舊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沒能做到那不喜形於色,以至於叫皇後一下就看出了他眉眼裏的憤怒。
作為母親的皇後,自然是要詢問兒子,到底這天底下還有誰這樣膽大妄為,能將她的兒子惹得這麽憤怒?
正好李君佾滿腹的怒氣,也是需要一個傾聽對象,沒有誰比他的母後更合適了。
但到底是皇宮裏長大的孩子,該有的警惕是有的,雖不滿慕容聽今日的出格言論,可又不得不承認,慕容聽是他最喜歡的詩人。
因此便將左右都屏退下去,這才憤憤不平地與他母後說起今日在課上與慕容聽的爭執。
皇後聽完後,滿臉驚訝,遲遲不語。
而急需想要得到讚同的李君佾則催促著皇後,“母後,您說,他是不是大逆不道?照著他這樣說,難不成,父皇也和那些個庶民……”
不過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皇後一臉驚恐地打斷了,“皇兒,莫要胡言亂語。”只是皇後說完這一句後,卻是忽然感慨起來,“沒有想到,慕大人心中,原來女子從來沒有那樣不堪。”
“母後?”李君佾不解,母後不叫自己說,她怎麽還說起來了?只疑惑地看著他母後。
這時候,卻從皇後口中說起了與他父皇的少年情誼。
感情不多,謀權倒是不少,且都是皇後一個人在辛苦,皇帝卻躲在她一個女人的背後,直至登上了這大位,皇帝才跳出來,緊接著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充盈後宮。
他的理由,是為了平衡朝堂上的勢力,所以尚書家的小姐,丞相家的妹妹,他是一個不落。
皇後說到這裏的時候,忽然發出一聲冷笑:“真是可笑,只有沒有出息的男人,才會沒有能力穩固朝堂,而非得要選這種犧牲禁錮女人的方式來平他的朝堂。”
皇後說著這話的時候,忽然變得認真起來,雙手扶著李君佾的肩膀,“皇兒,你千萬要記住,宮裏這些妹妹們,將來你萬不可將她們送去他國和親。”
和親,是兩國之間最有效又簡便,且在短時間裏就捐棄仇怨的辦法。
但是在皇後看來,這是國家權力至高者的無能和屈辱,懦弱到需要犧牲自己的手足血親,去幫自己平定這一場戰爭。
最可笑的是他們一邊看不起女子,又一邊要歌頌女子去犧牲,還道貌岸然地告訴公主,受著民眾百姓的供養,就要為民眾做出奉獻。
那皇子呢?吃喝玩樂,他們享受的可遠遠比公主享受的多了去。
其實這一場談話,並沒有對李君佾年少的心激起什麽波瀾來,他相信母後的能力,但從小鐫刻在骨子裏的森嚴規矩,不是在頃刻間就能打破的。
不過這一場談話,到底成了他對於男女平等以及貴族庶民間是否該擁有平等權力的啟蒙。
而沒過多久,慕容聽忽然辭官了。
再後來,他驚愕地得到消息,說慕容聽為了一個庶民,竟然甘願放棄貴族身份,而且還入贅到那農女之家。
李君佾不知自己當時是什麽心態下,將這個消息給攔了下來的。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攔,京城的人,不知要如何笑話慕容聽了。
不管如何,他曾經是自己的先生,也是自己崇拜過的人,所以李君佾是不允許他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話。
上京的事情很多,李君佾也認識了更多的人,還在一次次微服出巡之事,見識了更多有趣的事。
當然,也在這裏見到了他平生的第一個知己,不管是在詩詞歌賦上,或是人文地理,甚至是政治朝堂,他都出色完美。
但是令李君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是女扮男裝,發現她身份的那一刻,李君佾的腦子裏忽然想起幾年前和先生慕容聽在課堂上的爭辯,隨後又想起了自己的母後。
他以為,母後是一國之母,有那些本事,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他所認識的這位知己,卻是個出生在鄉野,平平無奇的私塾先生的女兒罷了。
自己也利用和她來往時候所提出的建議,做出了不少好政績來。
這個時候的李君佾開始反思,自己的目光果然是太過於狹窄了,女子果然不必男子差,如果她們也得到同樣的學習機會和接觸外面事物的條件,甚至在某些地方,遠超過男人了。
同樣的,他在這幾年裏認識的朋友裏,也不少是江湖綠林,或是寒門書生,他們的談吐無不令李君佾震驚。
那時候他是微服在外,所以改名李貞元,也用這個名字結識了不少朋友。
不論年紀,不論出身,不論性別。
那些年的他活得瀟灑熱烈,真正地感受到了這才是一個真實又完美的世界,天下也不單單只是他以為的男人女人組成,貴族和庶民們,也沒有什麽區別。
大千世界,不該是貴族們所定義的那樣,寒門子弟也應該擁有出頭的機會,而女子也不用總局限於後院之中,她們每次所展現出來的本事,都領李君佾驚艷不已。
甚至那些自詡高貴的貴族們,大部份比庶民還要不堪,且醜惡無知。
他的心境和認知隨著這些朋友,這些年的微服,逐漸改變。於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他想要改變這個時代。
他大力擁護寒門子弟,以及還妄想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這無疑是在撬歷代老祖宗的棺材板。
但是李君佾下定了決心,這條路總是需要人來走的,他不知道自己能走都遠,又能做到哪一步?
可如果不走,這個世界將一成不變,庶民永遠只是庶民,女子也永遠只有生育這一項優點。
他不願意,他不甘心,讓他們世代都要這樣屈辱猶如行屍走肉地活著。
不單是為了改變這些人,而是這些人得到改變,那麽這天下將來也能成為自己所理想的世界。
有用的人多了,天下自然就會好起來的。
朝廷裏就不會總是翻來覆去都是那些人,只在世家貴族裏挑選甄別人才,範圍實在太小了。
他想將這個範圍擴展到整個天下。
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的各種政見得到的天下百姓的歡喜,但與此同時,也在證明著皇帝從前的選擇錯誤和平庸。
而他這個位置,本來就眾多人虎視眈眈。
所以,李君佾沒有走多遠,不過他為這條路搭建了一條牢固的橋梁。
他的命,止於最燦爛之時,但是他身體和靈魂雖然離開,思想卻留了下來。
蘭臺,即便是上京禁忌,但於天下百姓心中,卻是永遠存在的。
皇帝不讓提李君佾,所以大家口口相傳,所祭奠的,便是貞元公!
哪怕後來他的遺腹子李儀開創了歷史傳奇,在他在位期間,就有聖文之治,這個聖,不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而是後世人評價的。
不但如此,還緊接著又是後虞盛世。
後虞的盛世,延續了直七百年之久,那時候的後虞,一張巨大的牦牛皮,都不足以將疆土全部排列開來。
像是當初的上京,在牦牛皮上,只有小小的一點,即便是所處的燕州,也不過是指甲蓋那麽大小。
由此可見,那時候的後虞,到底是有多繁榮興盛了。
不單是農業上的巨大突出,且在工業上也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君佾十歲的時候,他的太傅換成了當年權傾一時的慕相爺。
想來到底是個曾經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他的膽子大得令從來都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李君佾詫異不已。
他告訴李君佾,兩儀有乾坤,一陰一陽相輔相成,那男女相合,為何要分這男重女輕?
李君佾當時覺得自己簡直是聽到了什麽胡言亂語?堂堂的慕相爺怎麽能說出這番言論來呢?他這個意思,難道女人還能同男人一樣,也能從門庭裏出來麽?這怎麽可能?自古以來,女人除了於育養後代子孫之外,還有什麽本事?
所以作為太子的他直接反駁這個言語狂妄的慕容聽,心說他必然是在海邊打漁摸珠,整日與那些庶民來往,自甘下賤,忘記了他原來的身份。
“先生謬論,男女則可平等?”
“如何不能?”慕容聽腦子裏怎麽都是想著讓白三娘成為自己的正妻,聽到學生竟然反駁起自己來,整日以來為此事毛焦火辣的他一時就上頭來了,完全忘記了眼前這個學生是將來的天子。
直接與之辯論起來:“再有,自那盤古開天辟地時,還是女子當家做主,亦有古籍那女媧乃大地之母,世間最為尊貴人,她尚為女子,那為何如今的女子卻只能低男子一等?叫著我看,荒唐的分明是這後世的人,不尊不敬!”
他的話,不僅僅只是如此,他又說:“再有貴族庶民,又有什麽不同?難道那貴族就不吃五谷雜糧,還是長命百歲,如何就比普通老百姓們高人一等?”
他大抵是在海邊的確和老百姓們待太久了,縱然他是滿腹詩書,但是如今與李君佾辯論起來,已是極少引用典故,言語措辭也十分直白,只差沒有指著李君佾的腦門說:“大家都要死的,貴族難道還能上天去不是?既然想起庶民低賤,那有本事的話別吃庶民種出來的糧食?”
這一場辯論,終究是不歡而散。
慕容聽後來冷靜了不少,覺得自己可能有些心急了,竟然忘記了李君佾是太子。
但是回頭又想,怕什麽?天牢都去過了,流放也流放了,大不了就不在做這官,也去做庶民罷了。
而李君佾不服氣,氣沖沖的他回宮後,正好他母後遣了宮人來請,他便過去了。
到底還是個孩子,年輕氣盛,哪怕是生在這深宮之中,但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言論,仍舊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沒能做到那不喜形於色,以至於叫皇後一下就看出了他眉眼裏的憤怒。
作為母親的皇後,自然是要詢問兒子,到底這天底下還有誰這樣膽大妄為,能將她的兒子惹得這麽憤怒?
正好李君佾滿腹的怒氣,也是需要一個傾聽對象,沒有誰比他的母後更合適了。
但到底是皇宮裏長大的孩子,該有的警惕是有的,雖不滿慕容聽今日的出格言論,可又不得不承認,慕容聽是他最喜歡的詩人。
因此便將左右都屏退下去,這才憤憤不平地與他母後說起今日在課上與慕容聽的爭執。
皇後聽完後,滿臉驚訝,遲遲不語。
而急需想要得到讚同的李君佾則催促著皇後,“母後,您說,他是不是大逆不道?照著他這樣說,難不成,父皇也和那些個庶民……”
不過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皇後一臉驚恐地打斷了,“皇兒,莫要胡言亂語。”只是皇後說完這一句後,卻是忽然感慨起來,“沒有想到,慕大人心中,原來女子從來沒有那樣不堪。”
“母後?”李君佾不解,母後不叫自己說,她怎麽還說起來了?只疑惑地看著他母後。
這時候,卻從皇後口中說起了與他父皇的少年情誼。
感情不多,謀權倒是不少,且都是皇後一個人在辛苦,皇帝卻躲在她一個女人的背後,直至登上了這大位,皇帝才跳出來,緊接著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充盈後宮。
他的理由,是為了平衡朝堂上的勢力,所以尚書家的小姐,丞相家的妹妹,他是一個不落。
皇後說到這裏的時候,忽然發出一聲冷笑:“真是可笑,只有沒有出息的男人,才會沒有能力穩固朝堂,而非得要選這種犧牲禁錮女人的方式來平他的朝堂。”
皇後說著這話的時候,忽然變得認真起來,雙手扶著李君佾的肩膀,“皇兒,你千萬要記住,宮裏這些妹妹們,將來你萬不可將她們送去他國和親。”
和親,是兩國之間最有效又簡便,且在短時間裏就捐棄仇怨的辦法。
但是在皇後看來,這是國家權力至高者的無能和屈辱,懦弱到需要犧牲自己的手足血親,去幫自己平定這一場戰爭。
最可笑的是他們一邊看不起女子,又一邊要歌頌女子去犧牲,還道貌岸然地告訴公主,受著民眾百姓的供養,就要為民眾做出奉獻。
那皇子呢?吃喝玩樂,他們享受的可遠遠比公主享受的多了去。
其實這一場談話,並沒有對李君佾年少的心激起什麽波瀾來,他相信母後的能力,但從小鐫刻在骨子裏的森嚴規矩,不是在頃刻間就能打破的。
不過這一場談話,到底成了他對於男女平等以及貴族庶民間是否該擁有平等權力的啟蒙。
而沒過多久,慕容聽忽然辭官了。
再後來,他驚愕地得到消息,說慕容聽為了一個庶民,竟然甘願放棄貴族身份,而且還入贅到那農女之家。
李君佾不知自己當時是什麽心態下,將這個消息給攔了下來的。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攔,京城的人,不知要如何笑話慕容聽了。
不管如何,他曾經是自己的先生,也是自己崇拜過的人,所以李君佾是不允許他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話。
上京的事情很多,李君佾也認識了更多的人,還在一次次微服出巡之事,見識了更多有趣的事。
當然,也在這裏見到了他平生的第一個知己,不管是在詩詞歌賦上,或是人文地理,甚至是政治朝堂,他都出色完美。
但是令李君佾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是女扮男裝,發現她身份的那一刻,李君佾的腦子裏忽然想起幾年前和先生慕容聽在課堂上的爭辯,隨後又想起了自己的母後。
他以為,母後是一國之母,有那些本事,是再正常不過了。
但是他所認識的這位知己,卻是個出生在鄉野,平平無奇的私塾先生的女兒罷了。
自己也利用和她來往時候所提出的建議,做出了不少好政績來。
這個時候的李君佾開始反思,自己的目光果然是太過於狹窄了,女子果然不必男子差,如果她們也得到同樣的學習機會和接觸外面事物的條件,甚至在某些地方,遠超過男人了。
同樣的,他在這幾年裏認識的朋友裏,也不少是江湖綠林,或是寒門書生,他們的談吐無不令李君佾震驚。
那時候他是微服在外,所以改名李貞元,也用這個名字結識了不少朋友。
不論年紀,不論出身,不論性別。
那些年的他活得瀟灑熱烈,真正地感受到了這才是一個真實又完美的世界,天下也不單單只是他以為的男人女人組成,貴族和庶民們,也沒有什麽區別。
大千世界,不該是貴族們所定義的那樣,寒門子弟也應該擁有出頭的機會,而女子也不用總局限於後院之中,她們每次所展現出來的本事,都領李君佾驚艷不已。
甚至那些自詡高貴的貴族們,大部份比庶民還要不堪,且醜惡無知。
他的心境和認知隨著這些朋友,這些年的微服,逐漸改變。於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他想要改變這個時代。
他大力擁護寒門子弟,以及還妄想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這無疑是在撬歷代老祖宗的棺材板。
但是李君佾下定了決心,這條路總是需要人來走的,他不知道自己能走都遠,又能做到哪一步?
可如果不走,這個世界將一成不變,庶民永遠只是庶民,女子也永遠只有生育這一項優點。
他不願意,他不甘心,讓他們世代都要這樣屈辱猶如行屍走肉地活著。
不單是為了改變這些人,而是這些人得到改變,那麽這天下將來也能成為自己所理想的世界。
有用的人多了,天下自然就會好起來的。
朝廷裏就不會總是翻來覆去都是那些人,只在世家貴族裏挑選甄別人才,範圍實在太小了。
他想將這個範圍擴展到整個天下。
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的各種政見得到的天下百姓的歡喜,但與此同時,也在證明著皇帝從前的選擇錯誤和平庸。
而他這個位置,本來就眾多人虎視眈眈。
所以,李君佾沒有走多遠,不過他為這條路搭建了一條牢固的橋梁。
他的命,止於最燦爛之時,但是他身體和靈魂雖然離開,思想卻留了下來。
蘭臺,即便是上京禁忌,但於天下百姓心中,卻是永遠存在的。
皇帝不讓提李君佾,所以大家口口相傳,所祭奠的,便是貞元公!
哪怕後來他的遺腹子李儀開創了歷史傳奇,在他在位期間,就有聖文之治,這個聖,不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而是後世人評價的。
不但如此,還緊接著又是後虞盛世。
後虞的盛世,延續了直七百年之久,那時候的後虞,一張巨大的牦牛皮,都不足以將疆土全部排列開來。
像是當初的上京,在牦牛皮上,只有小小的一點,即便是所處的燕州,也不過是指甲蓋那麽大小。
由此可見,那時候的後虞,到底是有多繁榮興盛了。
不單是農業上的巨大突出,且在工業上也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